水稻发黄的18大原因,您知道几个?教你这几招来解决!
对于水稻叶片发黄,好多人立马会想到缺肥,或者是什么病虫害。除此以外,其实还有很多其它原因可能导致水稻黄叶,有的原因不少朋友也许从未曾想到过。首先找到黄叶的症结所在,才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。
一、缺肥
1. 缺氮:水稻植株生长缓慢、矮小,叶色变淡,从老叶开始叶尖发黄,逐渐扩展至整个叶片,严重时整株水稻叶片发黄。
2. 缺钾:水稻老叶尖端及边缘先发黄,随后逐渐向叶片中部扩展,形成黄褐色斑点或斑块,严重时叶尖干枯、卷曲。
3. 缺锌:土壤中锌元素含量不足,或者长期淹水导致土壤还原性增强,降低锌的有效性。表现为叶片中下部出现棕色锈斑,逐渐扩大并连成条状,新叶基部失绿发白,老叶沿叶脉两侧出现褐色小斑。
4. 生理早衰:在水稻生长后期,由于根系活力下降或脱水脱肥,会出现生理性早衰黄叶现象。
水稻缺氮发黄
二、水分失调
5. 干旱:长期缺水会使水稻生长受到抑制。水稻叶片为减少水分蒸发,会关闭部分气孔,导致光合作用减弱,叶片因营养供应不足而发黄。
6. 淹水过深:长时间淹水或田间积水,会使土壤透气性变差,土壤缺氧,根系呼吸受阻,影响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,进而导致叶片发黄,生长缓慢,严重时植株枯萎。同时,淹水还可能引发有毒物质积累,对水稻造成毒害。
图2:长时间淹水过深导致叶片发黄
三、病虫害
7. 稻瘟病和胡麻斑病:苗瘟、叶瘟,叶片上有明显的梭状病斑;胡麻斑病发病初期,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,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,病斑中央灰白色,边缘褐色,严重时叶片干枯发黄。
8. 干尖线虫病:主要危害水稻叶片,自叶尖端向下逐渐枯黄,半透明,扭曲干尖,变为灰白或淡褐色。
9. 基腐病、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:这些都是细菌性病害,基腐病前期发病水稻分蘖减少,植株生长不良,叶片逐渐变黄、干枯。后期发病剑叶发黄,似螟虫为害状,病部组织变软、腐烂,有恶臭味;白叶枯病:叶片的叶尖或叶缘上先是产生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,后沿着叶脉扩展成斑条,呈灰白色;细菌性条斑病:叶片上出现褐色条斑,病斑上折断中脉后可见黄色“菌脓”。
图3:细菌性条斑病叶片发黄发红
10. 稻飞虱: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汁液,造成水稻营养不良。受害水稻叶片发黄,叶尖逐渐干枯,严重时全株枯萎。
11. 螟虫:二化螟取食叶鞘或茎杆,会导致枯鞘,继而枯心或白穗。有时受害水稻植株虽然没有形成枯心苗或白穗,但茎秆上的蛀孔会影响水稻的水分和养分运输,导致植株生长不良,叶片发黄,形成虫伤株。
12. 蓟马:蓟马水稻嫩叶,叶片受害后叶尖发黄枯卷。
13. 蝼蛄:蝼蛄会在土壤中挖掘隧道,啃食水稻的根系。使根系受损,影响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。受害水稻植株生长缓慢,叶片发黄,植株矮小,分蘖减少。
四、药害或者肥害
14. 除草剂使用不当:过量使用除草剂或使用方法不正确,可能会对水稻造成药害。药害较轻时,叶片发黄;严重时,整株水稻生长受阻,甚至死亡。
15. 农药、叶面肥浓度过高:在防治病虫害或者喷施叶面肥时,如果农药或叶面肥浓度过高,也可能对水稻产生药害或者肥害,导致叶片发黄。
图4:除草剂(轻度)药害叶片发黄
五、不良环境因素
16. 高温:高温天气会加速水稻叶片的蒸腾作用,使水稻水分供应不足,同时高温还可能影响水稻的生理代谢,导致叶片发黄。
17. 低温冷害:在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,如果遭遇低温冷害,会使水稻生长受阻。叶片受冷害后,叶片容易发黄,严重时会出现死苗现象。
18. 光照不足:受山荫或树荫影响,特别是生长过旺的田块,基部通风透光条件差,基部叶片可能发黄。
图5:晚稻低温冷害导致枯叶
五个方面,十八个因素。根据田间实际进行综合判断为宜。
水稻叶片发黄的补救措施
科学、合理施肥
根据当地水稻营养特性、需肥规律及土质状况平衡、合理施肥。水稻施肥量不足后期会出现脱肥,影响产量,应及早追施叶面肥,改善水稻秧苗缺少微量元素的症状,同时又补充了其它营养元素,原则是哪一片黄撒哪一片,撒于根际周围。叶面肥直接作用于叶面,再传导给根系,效果更佳。
科学管水
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有不同的的需求,为保持适宜的田间水层,要及时进行灌水或排水,做好排灌工作,避免田间水层过深出现黄苗。
科学、合理使用除草药剂
对于产生除草剂药害的水田除要加强水肥管理外,应及时喷施解药,以缓解药害,根据不同剂型除草剂药害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。触杀型除草剂的药害,视作物生长情况增施肥料即可;生长激素型除草剂药害可喷撒石灰、草木灰或赤霉素;用作土壤处理的除草剂药害,要尽量减少土壤中的药剂残量,可翻耕灌水泡田反复冲洗土壤。此外,药害发生后为增强水稻作物抵抗能力,要追叶面肥等速效肥料,以增强作物长势。
及时防治病虫害
根据土壤、苗情和发生的病虫害,及时开展药剂防治。用噻菌铜、噻唑锌、四霉素等农药防治白叶枯、细菌性条斑病、细菌性基腐病造成的黄叶,并适期晒田,改善土壤通透性,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追施一次肥料;胡麻叶斑病、稻瘟病等病害可以选用三环唑、戊唑醇、井岗·嘧菌酯等药剂防治;用噻虫胺或噻虫嗪防除稻蓟马,用青苔净药剂防除青苔。
提高整地质量,秸秆合理还田
土壤深翻,秸秆还田结合使用秸秆腐熟剂,收割时尽量粉碎,还田量最多不宜超过1000kg,同时亩增施尿素5-7kg,对受秸秆还田景响的田块,田间保持浅水,追施氮肥,结合叶面肥加调节剂喷施叶面缓解。